2012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第三次(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2/5/17 9:58:00 阅读:635
聚划算

  57、水池满水试验的前提条件

  1)池体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强度或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防水层、水池外部防腐层施工以及池外回填土施工之前;

  3)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加预应力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喷涂之前;

  4)砖砌水池的内外防水水泥砂浆完成之后;

  5)进水、出水、排空、溢流、连通管道的安装及其穿墙管口的填塞已经完成;

  6)水池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58、构筑物满水试验程序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59、构筑物满水试验要求

  1)注水

  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2)外观观测

  对大中型水池,可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在充水过程中,对池外观进行检查,渗水量过大时停止充水,进行处理。

  3)水位观测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4)蒸发量的测定

  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无盖水池的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蒸发箱可采用直径约为500mm,高约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水箱应做渗水检验,不得渗漏。水箱固定在水池中,充水深度可在200mm左右,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60、满水试验标准

  水池构筑物满水试验,其允许渗水量按设计水位浸湿的池壁和池底总面积(m?)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过2L/(m?*d),砖石砌体水池不得超过3L/(m?*d)。

  61、溢流井(或事故排出口)

  溢流井的设置,是为了由于停电或抽升水泵(或压力管)发生故障时,要求关闭进水闸,或出现雨水、合流泵站超频率、污水超设计流量等情况时,来水管之流量不能及时抽升,就要通过溢流井中之溢流管临时流入天然水体(或污水排入雨水沟渠),以免淹没集水池和影响排水。溢流井的设置,必须取得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同意。

  1)溢流井位置:应设在来水干管进水闸之前,在较长的来水管上,可在上游一定距离加设溢流井。

  2)溢流口高度:应根据排入水体的洪水位决定,必须高于洪水位,不允许河水倒灌。

  3)溢流口断面尺寸:溢流口过水能力可按来水设计流量计算,但在与有关方面(规划、环保、市政管理)协商后,也可适当减少。溢流口的型式,可以采用溢流堰的作法。

  无溢流条件者,重要地区的泵站要设双电源,或设备用泵临时接电源抽升。

  62、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水厂多采用以下的工艺流程。

  63、地下水除氟

  除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混凝沉淀法,即投入硫酸铝、氧化铝或者碱式氯化铝使氟化物产生沉淀;吸附过滤法,利用活性氧化铝或者磷酸三钙等进行吸附交换。其中,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含氟原水通过过滤,氟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生成难溶氟化物,然后去除,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64、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的常用方法及流程如图所示。

  65、污泥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脱水及污泥烘干、焚烧等。

  66、一般情况下,当降水深度小于5m,基坑(槽)宽度小于6m时,井点布置采用单排线状。条件许可时,可将井点自基坑(槽)端部再延伸10~15m以利降低水位。

  67、沟槽开挖

  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地下水位、土质及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等情况,然后制订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开挖时应注意:

  1)开挖深度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如人工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m.

  2)基坑(槽)两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不得影响邻近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使用和安全,另外也应考虑对基坑(槽)土壁安全的影响,如人工挖土要求,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各地方规范规定的距离。

  3)采用吊车下管时,可在一侧堆土,另一侧为吊车行驶路线,不得堆土;

  4)机械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挖。

  5)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6)挖土机械应距高压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距电缆1.0m处,严禁机械开挖。

  7)在有行人、车辆通过的地方开挖,应设护栏及警示灯等安全标志。

  8)当下步工序与本工序不连续施工时,槽底应预留保护土层不挖,待下步工序开工时再挖。

  9)采用坡度板控制槽底高程和坡度时,坡度板应选用有一定刚度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作,其设置应牢固。对于平面上呈直线的管道,坡度板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5m;对于曲线管道,坡度板间距宜加密;井室位置、折点和变坡点处,应增设坡度板。坡度板距槽底的高度不宜大于3m.

  68、管道安装有四项工序:下管、稳管、接口施工、质量检查。

  69、管道基础施工要求

  1)铺筑管道基础垫层前,应认真复核基础底的土基标高、宽度和平整度,铲除槽底的淤泥、杂物和积水,并于当天查验整改完毕。

  2)地基不稳定或有流砂现象等,应采取措施加固后才能铺筑碎石垫层。应根据规定的宽度和厚度摊铺平整拍实,摊铺完毕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基础。

  3)槽深超过2m,基础浇筑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溜槽来倾倒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4)倒卸浇筑材料时,不得碰撞支撑结构物。车辆卸料时,应在沟槽边缘设置车轮限位木,防止翻车坠落伤人。

  70、浇筑混凝土管座的规定

  1)混凝土管座的模板,可一次或两次支设,每次支设高度宜略高于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消除模板中的尘渣、异物,核实模板尺寸。

  2)管座分层浇筑时,应先将管座平基凿毛冲净,并将管座平基与管材相接触的三角部位,用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填满、捣实后,再浇混凝土。

  3.)采用垫块法一次浇筑管座时,必须先从一侧灌筑混凝土,当对侧的混凝土与灌筑一侧混凝土高度相同时,两侧再同时浇筑,并保持两侧混凝土高度一致。

  4)管座基础留变形缝时,缝的位置应与柔性接口相一致。

  5)浇筑混凝土管座时,应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留置数量及强度评定方法应遵守规范要求。

  71、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抹带前应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洗净。

  (2)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3~4h后洒水养护。

  (3)水泥砂浆抹带及接口填缝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要求。

  72、管道接口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插式甲型接口、套环口、企口应平直,环向间隙应均匀,填料密实、饱满,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缝现象。

  2)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应平整,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抹带宽度、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73、管道闭水试验

  1)按建设部行业标准,污水管道、雨污水合流管道、倒虹吸管、设计要求闭水的其他排水管道,必须作闭水试验。

  2)闭水试验的要求:

  (1)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填土前进行。

  (2)闭水试验应在管道灌满水后24h后再进行。

  (3)闭水试验的水位,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的高度小于2m时,闭水试验水位可至井口为止。

  (4)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min.

  74、关于手掘式顶管的规定

  1)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处,并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管道。

  2)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3)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管前超挖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

  4)顶进时测量工具管的中心和高程规定:

  ⑴工具管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0.3m,测量不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1.0m测量一次,纠偏时增加测量次数。

  ⑵工具管开始顶进5~10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当超过允许偏差时,采取措施纠正。

  75、顶进过程中,出现下列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⑴工具管前方遇到障碍。

  ⑵后背墙变形严重。

  ⑶顶铁发生扭曲现象。

  ⑷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⑸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

  ⑹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

  ⑺接缝中漏泥浆。

  76、柔性管道安装

  1)下管前,应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做好记号,另作处理。

  2)下管可用人工或起重机进行。采用人工下管时,可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沟槽施工人员;对放坡开挖的沟槽,也可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槽顶滚入槽内;采用起重机下管时,应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不得串心吊装。

  3)安装时,承插口管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宜由下游往上游进行。

  4)塑料管材的接口,应采用弹性密封橡胶圈连接的承插式或套筒式柔性接口。

责任编辑:向日葵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