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思路探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4/10/11 阅读:1150
聚划算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该如何开展进行了有关探讨。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组织变革   管理创新
    

    
    中国加入WTO以后,各行业门户无疑更加开放,市场竞争也将会愈演愈烈,适者生存永远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必然法则。作为传统产业中的建筑施工企业,准备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来应付今后市场的竞争,应该说早以成为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共同探讨的课题。当然,最后提出的改进手段及应对方式也是很多的,并且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中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与国外建筑承包商相比,落后的不是施工技术,而是我们自身的管理”。为此,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也已经从加强自身的管理着手,不断地学习与借鉴国外建筑承包商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并在实际过程中付诸实践。其中,非常引人关注的一个课题就是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及手段来辅助、改造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问题,相当多的大、中型施工企业正在或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本文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同时也总结一下我们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及注意的问题。
    
    一、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现状
    
    从建筑施工企业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整个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分为三个层次:
    
    1、单机应用办公软件层次:这个层次的突出特点就是“应用单一,范围有限”。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它的科技水平含量不像其他如金融、教育、电子行业等要求那么高,因此它自身无论从引进计算机进行辅助办公的时间,还是从推行普及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来看,都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在这个层次,不少施工企业为广大管理人员配置了一定比例的计算机,然而典型的应用就是绘制电子表格、打打文件等基本的文件处理操作,并且仅仅停留在单机应用的阶段。
    
    2、专项业务软件普及层次:随着计算机应用层次的提高,辅助处理的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扩大,广大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应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自身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同时,整个行业的计算机工具软件开发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所有这些应该说为施工企业工具软件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比如Autocad 2000的应用、各种预算软件的应用、钢筋翻样软件的使用及3D MAX辅助模拟施工工艺等的应用,从而使得广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日常工作与计算机结合的紧密性也越来越强。
    
    3、辅助企业各项管理层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信息化层次”。这个层次的突出特点就是“应用综合,范围很广”。这个层次的计算机应用由单纯的单机应用过渡到网络应用,由目的性很强的工具软件应用过渡到企业的综合管理方面。比较典型的像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推行、用友财务软件的推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推行以及工程项目级管理软件的推行等等,企业的管理链条也在相关软件推行的过程中不断的清晰化,同时,一些实力较强的公司也正在此基础上着手进行集成化信息资源战略。可以说这一层次是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所在。
    
    从这三个层次不难看出,实际上他们之间是一个递增关系。目前,达到第一、二层次的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然而,达到管理信息化层次却是凤毛麟角;尽管现在网络及通讯技术已经很发达,尽管现在很多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可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思路及方案,可以说依然处于一个研究与探索阶段。有人形象的用了这么一个比喻:如果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比作一列奔驰的列车,当前的一个基本状况就是“一部分还在排队买票,一部分已经买了票却还没上车,列车上已载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同时,各方人士(包括软件开发商、管理研究机构、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等)也加大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关注,因为这里确实蕴涵着巨大的空间与潜力,特别是最近几年。
    
    二、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造我们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同的企业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然而,实现这一改造过程却决非易事,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很多的,总结一下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管理的薄弱  尽管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原本来源于我们的工程项目,然而就现在来看,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是不到位的,突出表现就是企业的“量化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离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还有不小差距,急待加强。
    
    2、信息人才的匮乏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且相对稳定的信息化队伍,这些人不仅要掌握企业的管理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而且要有一种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能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种方案很好的策划并付诸实施。从目前建筑行业中从业人员结构来看,这类人才应该说是奇缺。
    
    3、人员观念的不一  前面提到过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其他行业,广大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及认知程度也是极不统一的,受着传统工作方式及观念的影响,一时间很多员工还没有办法去适应信息化工作提出的有关要求,对于信息化过程本身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对企业发展所具有的战略意义,相当多的人员认识是模糊的,甚至关注短期效应的人员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一段时间看不到效果,基本上会使很多人的信心就此丧失。
    
    4、信息制度的落后  不少建筑施工企业都在尝试着实施信息化系统,或大或小,然而,一套“系统的、与企业管理结合紧密的、并且操作性强”的信息管理制度与运作机制却普遍缺乏,最终导致信息化系统的实施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而进展乏力。这一点也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5、专向资金的空缺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说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并且能够将信息化工作所需的资金单列年度财务预算的更是很少,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整个公司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计划与部署凌乱,没有章法,实际取得的收效也是可想而知的。
    
    6、外界合作的低效  为了加快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进程,同时,为了解决企业自身面临的信息人才缺乏问题,动用必要的社会资源我们说是必须的,这其中很常见的一种途径就是加强与外界人士的合作,包括软件公司、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等。然而,无论外界哪一方人员都没有办法在短期内熟悉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细节,加上很多合作方过分追求合作项目进度、追求市场利润等等,最终导致很多项目“需求调研不彻底,开发的软件系统实用性差、一再反复调研”现象大量出现,效率与效果都是不尽人意的。
    
    7、地区行业标准的差异   小型的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经营生产区域相对固定,都遵行相同的建筑行业标准,不存在这一问题;然而对于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它所分布的范围是很广的,而现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建筑行业标准(比如技术交底标准、质量验收标准等等),结果也使得开发的信息系统的实用范围大大减小(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同时也极不利于企业自身开展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其中,前四项问题可以认为是企业内部自身的问题,而后两项则可以说是外界对于企业信息化工作本身的一些影响。不同的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说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其中的一部分问题。
    
    三、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于以上种种问题,要分析其原因,还得从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特点以及整个市场环境说起(在此以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为例):
    
    大家知道,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突出是“点多面广、流动性强“。这也与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有必然关系: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周期,涉及有不同的专业人员,需要不同的资源配备,并且有不同的项目管理与组织方式(这一点可以以电厂施工项目、医院施工项目与体育馆施工项目对比说明,当然对比的角度决不仅仅是项目施工技术本身,而更多的应该是项目干系人相互协调沟通如何“低成本、高品质”合作完成该项目的问题)。就从业人员情况来看,有的可能刚初中毕业、有的可能获得博士学历,结构参差不齐,对信息化过程的认识必然不一;就整个行业整体效益来看,目前很多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说普遍处于一种“企业运作成本较高、企业利润相对低下”的局面,企业愿意拿处一笔专项资金来开展信息化工作,本身就需要相当的勇气;而就信息化过程本身的特点来讲,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工程,尤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说取得大的成效是需要一定周期的(1年、2年、甚至5年……因为它的起点比很多行业低);信息化工作的这一特点,也对建筑施工企业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有必然的影响,由于它本身的系统性、周期性,从业人员有可能一段时间内无法取得什么成就,若遇上领导不再重视,信息人才流失现象也随之产生。从外部市场环境来看,大家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本身也只是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不少外界合作单位应该说从加盟建筑施工行业起,在施工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一路也碰到很多的困难,甚至有的出现“一言难尽”的心态(当然最近改观还比较大),相互沟通与渗透还需进一步加强,而且,建筑施工行业本身也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项管理也正处于一个逐步规范完善的过程之中。
    
    四、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存在即是合理”。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它必然的起因,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也决非无法下手,关键还是在于端正自身的心态,通过分析问题,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无论是单纯的项目组管理型企业,还是发展成为“集团级--公司级—分公司级”模式的多级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首先都必须给它一个客观的定位。
    
    我们认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一种好的信息化工作思路,通俗的讲就是“信息人员要从宏观上了解企业的各项管理及发展规划,把握企业的整体经营、生产布局,把握企业组织变革的整体目标,调研拟订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寻找最容易实现并对员工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模块实施。”
    
       (图1)“286”信息化规划蓝图(总体规划摘录)             
    
    为此,我们认为一种比较好的实施方式即采用“项目课题”组织方式,课题无论大小,实施过程务求规范,按照项目的形式可以作到“有的放矢、有章可行”,并且能够很好的加强与业务人员的合作,更大的加强了课题的可控性,为每一个课题顺利实现预定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更进一步讲,“小处着手”应该从企业的管理链条中选取“链条相对较短,业务链条相对单一”的地方入手,结合目前网络发展的现状,开始是一个纵向的过程,最后逐步的去实现链条节点的横向扩展,当然前提是要有一个宏观把握全局的观念,比如不同层次、不同业务人员对于信息有不同的需求,也决定了系统设计时应预留的数据接口问题(其中也包括信息编码)。
    
    比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首先从整体上来把握公司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借助于社会力量和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一道从上到下对公司各层人员开展广泛的需求调研工作,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划轮廓简易描述如(图1)所示。
    
    公司称其为“286”计划:即“两大平台,八大系统,六大基础库”。在总体目标基础上,拟订我们分步实施计划,“小处着手”,有目的的选择当前最有影响力、员工需求反映最强烈的模块实施。
    
    在具体课题的运作过程中,也要求我们的实施者冷静的处理各种问题,除了在“组织、人员、资金、制度”等方面需要企业的高层领导大力支持外,我们认为以下几个环节也是决不容忽视的:         
    
    ●广泛的信息化思路宣传
    
    ●全员的信息化培训
    
    ●信息人员“敲边鼓”的工作能力
    
    ●信息化工作环境的培养
    
    观念、认识的改变离不开宣传、离不开培训,更离不开信息从业人员所担负的“技术应用‘播种机’,管理创新‘敲边鼓’”的职责,而这一切,正是着力于一种良好的信息化工作氛围及环境的培养,尽管收效不太好衡量,却尤其需要我们关注。
    
    五、结束语及展望
    
    当然,一切的对策与思路如果违背了信息化工作“一把手”原则,都将化为泡影。在公司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参与下,我们也加强了与高等院校(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各项工作正在按我们整体的推进思路进行。我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工作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刘建斌)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