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PERT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进度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2/12/10 阅读:1358
聚划算
    钱建伟
    

    

    
    计算机辅助PERT网络技术的特点
    

    
    1.屏幕图形编辑灵活自如。应用PERT网络计划软件,只需一只鼠标,即可直接在计算机屏蘑上编辑网络图。可以对图形进行编制、调整、修改、删除、组件、检查、引入、引出、资源配置等多种操作。关键路线自动生成,不合逻辑自动提示,滑画工作在图形上任意插入,多画工作的删除方便井智能连接,逻辑关系任意调整,相同内容随意复制,网络图层次分明并可随意调整。PERT具有6种网络图形式和横道图,可以随时在它们之间转换。如时标网络图在施工中应用较为方便,可直接在屏幕上做时标网络图,也可将其在瞬间转化为横道图,再用横道图对施工队下达周计划,可谓“一举两得”,“一举多得”。
    

    
    2.可自动生成流水网络。流水是组织施工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和操作空间,减少非生产性的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节约施工费用。但流水网络关系复杂,很容易做错,一旦按照错误的流水网络施工,必然导致严重后果。而PERT可瞬间生成流水网络。只要作好一个标准层,其它层自动生成普通流水网络或小流水(小流水施工法,尤其是等节拍小流水对工期控制非常有效)。
    
  
    
    3.方便实用的网络分级管理作用。在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遇到复杂的项目采取网络分级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如:一级控制性网络.二级方案性网络,三级实施性网络等。网络的分级构成了网络的上下级关系。计算机辅助PERT网络计划可以很方便地做到:(1)从上级网络可以直接进入下级网络查看,从下级网络也可回到上级网络,并且可以将下级网络中的数据带到上级网络中,以供上级网络计算和决策;(2)可将一个独立编好的网络图并入到另一个网络中成为子网。因此,多任务、多工种以及分包工程都可以作成相对独立网络,然后并入上级网成为子网;(3)可随意将子网展开并成为主网的一部分,也可将主网中的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合并成为下级子网,这样可以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和重要程度不同进行动态的分级管理。
    

    
    4.动态控制及前锋线功能。利用网络图进行施工进度检查控制,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前锋线检查法,即利用施工实际进展的前锋线与计划线之间的超前和滞后来直接示出实际进度情况,以便通过对超前和滞后的原因分析,促进滞后的项目往前赶。计算机辅助PERT可显示前锋线的网络图,将网络图拉直预测完工时间并给出新的关键线路及相对于原计划提前或落后的时间。将模拟预测后的网络图锁定,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对影响工期的工作按费用最低进行调整,最终形成新的下一轮计划,这样反复进行,就可以做到真正的优化动态控制。
    
    
    
    实例分析
    

    
    福临大厦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地下3层,基础为无梁平扳筏形基础,绝大部分底板厚2000mm(低跨),局部1300mm(高跨),地上17层,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上第2层为转换层,地上3--16层为纯剪力墙标准层。
    

    
    工程刚开始时依然采用Microsoft Project做横道图,进行进度计划控制。这样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由于从横道图上看不出各流水段及各工序的相互制约关系,计划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底板施工时,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为了提前工期,早日完成地下结构,准备将原计划中的施工流水顺序进行调整,先将工作量少、易施工的高跨完成,后集中力量施工难度大、工作量多的低跨,并对照原计划后,认为调整后各部位的完成时间与原计划基本相符,高跨的完成时间比原计划要提前一周,便开始按调整后的方案实施。由于管理人员不能在横遭图上看出各流水段及各工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结果在施工10天后,问题便逐渐暴露出来了。首先是因为低跨的施工人员受高跨加快进度的影响,使进度放慢,渐渐形成各段的施工工序基本相同的情况,绑筋时全绑筋,打混凝土时各段开盘时间相差无几。各工种因不能合理地在各段间流水而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并多次造成管理人员与劳务队发生矛盾的情况。其次,在材料和设施上加大了投入的浪费,造成早拆体系的模板及立杆不能进行及时的周转,大量加工成型的钢筋不断运进现场,使本来就很拥挤的施工现场更显得杂乱无章。
    

    
    钢筋的分类挑拣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许多已成型的钢筋在要使用时被其它钢筋压住,无法找到,只能重新加工。凡此种种,险些造成延误±0.000以下合同工期的情况。
    

    
    为避免这种情况在±0.000以上结构及装修工作中再度发生,我们采用了计算机辅助PERT网络计划技术,对施工进度的控制以及降低成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计划实施阶段围绕关键路线,运用PERT网络技术中前锋线和前锋线拉直功能,按上周完成情况生成前锋线并将前锋线拉直后,在每周工程例会上按拉直后的计划调整下周的生产部署,使新的计划符合原计划的要求。并通过生产调度人员按新计划合理调度现场施工中的问题,保证计划的完成。
    

    
    当结构施工进入标准层后,业主与我方又签订了玻璃幕墙7月底完成的协议。根据这一要求,原网络计划中各层顶板混凝土施工的关键路线,改变成幕墙为关键路线的计划。为保证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期完成,要对原网络计划中未开始的工序进行调整,压缩主体结构工期,为玻璃幕墙的及早插入施工争取时间。主体结构主要有3大工序,即钢筋、混凝土、模板。从网络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由于是流水施工,3大工序流水节拍相同,如能在3大工序上每工序压缩0.5—1天,即可提前21—42天工期。尽管顶板钢筋为普通配筋,但梁筋接头为锥螺纹和冷挤压,是质量控制关键工序。从质量方面考虑,尽量不压缩。混凝土施工由于垂直运输随楼层的增高,泵送运距加大,也不便压缩工期。因此,只能压缩模板工程的工期。根据标准层层高和结构形式一致的特点,采用竹胶合板加方木背楞做定型柱模,编号使用,全钢大模板做墙模,梁柱接头根据接头形状配出几套定型模板编号使用。这样可使各层支模工期平均缩短1.5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主体总工期比原计划提前21天,为玻璃幕墙的插入抢出了时间,同时还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
    

    
    3月上旬,由于塔吊损坏要修理3天。为保证计划的按期完成,在每周的生产例会上将上周完成情况的前锋线图拉直,观察由此带来的影响,发现本月计划中原顶板混凝土的关键路线变成钢筋施工的关键路线,且影响一层的工期。根据新的关键路线及现场的施工部位,在会上各主管工长通过讨论决定采取3种措施:
    

    
    1.适当压缩钢筋的工期,使每流水段的工期压缩0.5天;
    
    2.加快模板的拆除、清理工作,将模板转运至作业面,将顶模支撑施工与打竖向混凝土同时进行;
    
    3.组织好混凝土的泵送、拆接管时间,争取缩短混凝土的泵送时间。
    
    通过这些措施将计划又调成原关键线路。并指导生产调度人员一边督促修理塔吊,一边按上述部署调度好作业面上各工程的穿插施工和材料的进场,保证新计划的完成。
    

    
    进入地上3层以后,便开始剪力墙标准层的施工。为了赶工期(整个结构连装修合同工期只有20个月),决定墙模采用全钢大模板,电梯井采用筒模。但是,同一楼层中各段墙体的长度大部分不一致,且有众多的锐阴角和锐阳角,因此,同一层分区流水,墙模通用性差。围绕配置大模板及筒模数量问题发生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为了赶工期,模板工程不应分区流水,而应整层满配大模板。另一种观点认为:大模板应该分区流水,部分长度不通用的模板可单独另做补拼模板或调节阴角翼宽来实现,这样做虽然会使工期有所延长,但只要流水步距安排合理,完全可以在合同工期内竣工,这样原计划4个区(整层)的大模板配置量可以取消,而只配2个区的量。
    

    
    显然,第一种观点工期保险但成本高,而后一种观点成本低,但能否在合同工期内竣工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分析或横道图分析就能得出结论的,因为主体各分项工程的前后制约关系和逻辑关系极其复杂,单靠人脑是分析不出来的。
    

    
    由于计算机辅助网络计划技术的引进,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制定标准层进度计划时,依靠网络计划技术能反映各流水段主体3大工序,以及装修和设备安装各分项工程之间的制约关系和逻辑关系的特点,借助计算机快速运算能力,合理分配4个流水段及14个标准层的分项持续时间。周计划,月计划严格按照计算机网络图执行。工程经理每3天输出一次前锋线,检查实际执行情况,主管工长现场抓进度。严格按照网络图施工在项目部中形成共识,在合同工期内顺利竣工。标准层模板成本分析的结果是:
    

    
    全钢大模板按流水配置(两个区的量),总面积3359m2,总造价=3359m2 ×0.11T/m2× 5000元/T=1847456元。筒模按流水配置,总面积50.6m2,总造价=50.6m2/×800元/m2=40480元,合计1887836元。全钢大模板若按标准层整层配置,总面积5258m2,总造价:5258m2 ×0.11T/m2 ×5000元/T=2891909元。筒模按标准层满配,总面积192.5m2,总造价=192.5m2 ×800元/m2=154000元,合计3045909元。由此可见,前者比后者降低成本1/3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经营部)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