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专业优势 闯海外市场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2/12/23 阅读:991
聚划算
    1996年7月1日,市委书记黄菊同志在视察延安东路复线工程工地时对隧道股份员工说“象你们这样的公司应该打到国外去”。第二年,我们获得了设立上海隧道公司(新加坡)有限公司的批复。三年多来,在上级委、办、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在新加坡、香港等地承接了不少工程项目,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零的突破
    
  1997年前,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基本上处在外经权的申报、招聘人才、筹建海外部、捕捉海外工程信息的阶段。1997年1月经外经贸部批准取得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企业经营权,并在新加坡投资98万美金成立了上海隧道股份(新加坡)有限公司。当时,正值东南亚金融危机,区域竞争异常激烈,但我们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逐步打开了新加坡和香港的市场。
    
  1998年4月,隧道股份在新加坡和香港同时拿到了第一个项目:新加坡的地铁东北线C704标和香港屯门西钻孔桩。自此,公司在海外的业务与日俱增,参与了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的投标项目共14项,其中中标12项,包括新加坡地铁东北线其他两个标段、新加坡轻轨C801标、香港排污隧道SSDS-16、香港西环-湾仔排水顶管工程、香港黄竹坑顶管工程、香港西北铁路DB320标管片生产、香港西北铁路屯门车站C212、C213标等项目,投标工程金额为22276万美元,中标工程金额为10882万美元,因工程需要已外派劳务人员 270人次,货物出口约20万美元。在此期间,公司先后取得了新加坡土建最高资质G8和新加坡认证机构的IS09002认证。公司也因此在海外的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新加坡深污水隧道系统 DTSS----01标的设计施工总承包。
    
  实践中锤炼
    
  在开拓海外市场中,我们感受到走向世界不仅是一个行动,更是观念和思想的脱胎换骨。
    
  我们首先选择了同样拥有中华文明背景的香港和新加坡作为我们进入“地球村”的首站,尽管如此,我们在与当地业主、政府部门的接触中仍有不少的差异。为此,公司逐步加快熟地化进程,要求外派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交流尽快缩短与当地文化和心理上的距离。
    
  作为中国建筑企业进军海外的一支新生力量,国际建筑市场对我们知之甚少。为了尽早赢得海外业主的信任,公司将进入海外建筑市场作为隧道股份的战略步骤,制定战略对策,根据公司的专业特长有策略地选择了新加坡和香港的地铁、污水处理项目进行突破,主要领导直接参与每个项目的前期谈判和过程控制,充分发挥了全公司的整体优势。
    
  在海外开拓市场绝非一般做工程,我们要求员工树立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派最强的队伍、最能干的项目经理、最优秀的项目工程师,做让业主满意的工程。
    
  同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进入海外市场就是建立在国际建筑业的声誉。作为新手,单枪匹马将事倍功半,于是我们加强了与当地公司以及其他海外公司的合作,先后邀请他们作为隧道股份的联营体或咨询商,通过合作汲取他们的成熟经验和做法,逐步丰满我们的羽毛。我公司在海外承接的工程中先是以专业承包商的地位出现,这样做对于我们刚跨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来说可以降低风险,便于在海外招投标工作中积累经验,并通过海外工程的实绩来取信于今后新的业主,起到了品牌效应的作用。
    
  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出色的海外工程,隧道股份在海外的声誉越来越高,提高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一些海外承包商在中国境内的世行项目投标中也因此邀请隧道股份作为他们的联营体,从而扩大了隧道股份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我们还将海外市场作为员工培训的基地,无论国外的承包商还是合作伙伴,他们的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以及职业精神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有计划地安排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海外分支机构和工程项目中锻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一些外派的劳务工人回国后也很受项目部的欢迎。
    
  新的启示
    
  经过几年来海外市场的锤炼,我们深感自己与世界强手间的差距,同时,资金的不足、人才的短缺、观念陈旧等都是阻碍我们走向世界的绊脚石。
    
  国外的大承包商往往和金融财团结合在一起,我们到国际市场去担当总承包商的角色必须得到银行的支持,以便能及时开出银行保函、获得担保及增强融资能力等,没有资金的支持,要独立承接工程是很困难的。同样,我们还缺乏了解国际建筑工程运作方法的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首先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成立海外总承包部或事业部,将海外的分公司和子公司隶属其旗下,使其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实体性编制,在经贸方面独立运作,而在技术上共享公司的专业资源,理顺公司海外工程管理体系;其次我们将加快海外市场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研究,采用国际惯例和多种合作途径加强与海外公司的合作,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扩大专业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将市场从东南亚延伸到世界其它各地;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坚持熟地化和外派相结合的办法,走海外公司的国际化道路,将优秀人才送到海外公司或海外工程中锻炼,尽快熟悉国际建筑工程的运作流程,并提高公司的人才素质及知识结构;积极申请外贸进出口权,坚持工贸结合,扩大工程承包项目下的机电产品出口。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