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和应用EPC/Turnkey/D-B工程总承包模式势在必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4/12/8 阅读:1252
聚划算
    摘  要:在发达国家,工程总承包模式凭借其业主倾向、资源配置、综合效益和发展趋势等诸多优势,渐成工程承发包的主流模式。加入WTO以后,我国建筑市场面临国内外业主对承发包模式的多样性选择,而国内传统的承发包模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社会需求,亟待变革与创新;同时,实施十六大“走出去”战略也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以应对建筑市场国际化的挑战。积极探索与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已成我国整个工程界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模式  WTO  EPC  Turnkey  D-B  
    

    

    
    1  工程总承包模式
    
    1.1 历史起源和基本概念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
    
    工程总承包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凭借其业主倾向、资源配置、综合效益和发展趋势等诸多优势,很快得到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的青睐,渐成工程承发包的主流模式。1999年,FIDIC专门编制了标准的EPC和D-B合同范本,进一步促进了工程总承包的推广和应用。
    
    显而易见,工程总承包是一种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的前后衔接紧密的承包体系。这一承包模式的出现和应用将过去分阶段分别管理的模式变为对所有阶段进行通盘考虑的系统化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更加符合建设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1.2 主要方式
    
    工程总承包的具体方式、工作内容和责任等,由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合同中约定。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如下:
    
    ⑴ 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 ,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简称EPC);
    
    根据合同关系、承包范围、风险划分、计价方式的不同,EPC还存在多种工程总承包的变型,如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承包(Engineering ,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简称EPCm)、设计、采购、施工监理承包(Engineering ,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superintendence, 简称EPCs)、设计、采购承包和施工咨询(Engineering ,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advisory, 简称EPCa)等。
    
    ⑵ 交钥匙工程总承包(Turnkey或Lump Sum Turn Key, 简称LSTK);
    
    ⑶ 设计—建造工程总承包(Design-Build, 简称D-B);
    
    ⑷ 设计、采购总承包(Engineering and Procurement, 简称EP);
    
    ⑸ 施工总承包(General Contractor, 简称GC)等。
    
    1.3 国外应用现状
    
    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设计—建造学会(Design Build Institute of America)年2000年的年度报告,仅D-B合同的比例,已从1995年的25%上升到30%,预计2005年将上升到45%,亦即近一半的工程项目都会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方式。
    
    1.4 我国的一些尝试和效果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比例仅占1%左右。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曾对大连、长岭、福建、武汉、荆门和九江六套聚丙烯项目实行工程总承包,与国内同规模聚丙烯项目相比,40个月的工期缩短至25个月左右,投资额从0.95-1.2亿元/吨节省至0.7亿元/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了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效果显著,受到业主的一致好评。
    
    2  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的现实意义
    
    2.1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实行过多次改革,但基本上是采用行政手段去决定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问题,忽视了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没有按照“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要求建立工程总承包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导致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低,不规范,不科学,使工程设计、设备采购、项目施工和竣工开车等相互脱节,使工期一拖再拖,投资一超再超,质量也难以得到很好的保证,严重影响了我国基本建设的整体效益。特别是加入WTO后建筑市场正在逐步取消对外资准入限制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进行改革,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正是这样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也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良策。
    
    2.2 加快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结构调整
    
    由于建国以来长时间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都存在着功能单一、业务领域窄、融资能力差、组织结构不合理、不具备为业主提供工程建设全过程承包和服务的能力等问题,进而导致缺乏国际竞争力,国际承包市场拥有份额小。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可以调整我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的经营结构,增强其综合实力,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WTO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2.3 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当前,国际工程承包已超出了单纯的工程施工和安装范围,成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综合载体。只有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并尽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我们才能从国际承包市场上拿到工程总承包业务,带动我国机电设备和材料的出口,在国际承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
    
    2.4 以工程总承包为主导更易理清四种关系
    
    首先,业主和承包商的关系。业主是消费者,需要的是合格的建筑产品;总承包商是制造者,负责提供最终建筑产品并全力协调好分包和各环节协作事宜。
    
    其次,业主和设计的关系。工程总承包体现的是设计、采购和施工的一体化,设计由过去为单纯完成设计转变为站在全局高度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的设计服务。
    
    再次,总包和分包的关系。业主一旦确定总承包商后,确定分包队伍的工作就交由总承包商完成,完全避免由于业主再进行平行分包导致的发包主体主次不分的混乱状态。
    
    最后,执法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关系。建筑市场中,执法机构依法对总承包商的市场行为履行监管职责,对分包商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并明确总承包商所负连带责任。
    
    2.5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一,业主方的资源优化配置。实行工程总承包后,业主可以不必投入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繁重劳动和杂乱事务,避免人员和资金的浪费。
    
    第二,承包方的资源优化配置。实行工程总承包后,承包方由于设计、采购和施工的一体化,减少了变更、争议、纠纷和索赔的耗费,使资金、技术、管理等各个环节衔接更加紧密,保证了建筑产品的完整性和品牌性。
    
    第三,分包商的资源优化配置。实行工程总承包后,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更加提高,促使专业工程作成精品,真正体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6 优化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形成规模经济
    
    第一,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可以重构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和分包三大梯度塔式结构形态。
    
    第二,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从单一型向综合型、从传统型向现代开放型的转变,最终整合为优势各异的资金、技术、管理密集型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而形成规模经济并谋求最大效益。
    
    第三,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可以有效调整对外经营战略,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拿到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同时,带动我国机电设备和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
    
    第四,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可以增强参与BOT的能力。
    
    2.7 提高招标层次的基础上控制工程造价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不断超支问题始终不曾得到根治。工程总承包融设计、采购和施工于一体,在强化设计责任的前提下,通过概念设计(方案)和价格的双重竞标,恰能把“投资无底洞”消灭在发包环节中。另外,与设计—施工平行承包相比,工程总承包可以在招标环节节省开支,提高效率进而提高招标层次,使招标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2.8 顺利全面履约的基础上确保质量工期
    
    实行工程总承包后,由总承包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全面负责并通过订立工程总承包合同承担法律责任,这样就促使和鞭策其全心投入、全面履约。工程总承包便于充分发挥总承包商所具备的最强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经验优势,便于总承包商进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和综合协调,从而使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得以保证。
    
    2.9 积极推进管理现代化进程
    
    实行工程总承包便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各项工作实现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运用网络这个桥梁可以进行网上发布信息、网络查询、网上招投标和国际采购。无疑,工程总承包的推广可以推进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加强国际承包竞争力。
    
    3  我国目前开展工程总承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发育迟缓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各种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了许多探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EPC/D-B等多种工程总承包企业依然很不发育,已有的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工程公司发育程度相比差距也很大。
    
    我国现有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一般是由设计单位、施工企业或咨询管理类企业三种单一功能的企业逐渐转变而来。三种不同的主体,由于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同,管理角度的不同,在转型的过程当中也各有利弊,产生的作用和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从本质上来说,三类单位能否最终转型为成功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关键在于能否完全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这些能力至少应包括: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能力、解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材料设备采购能力、供应专用施工机模械设备的能力、选择和管理分包商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项目各方和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等。从实际情况看,上述三种单位向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转型各有优势和劣势,都具备最终成功转型的可能。但是,就现阶段我国国情来看,最佳途径应该是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咨询管理类企业走取长补短的三家联合之路,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三者各自在较低的起点上缓慢成长,又可以避免无形中扩大设计、施工力量造成的建筑市场的过饱和和社会生产力的浪费。因此,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应走一条横向联合、优势互补的结构调整之路。
    
    3.2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市场认同度不足
    
    目前,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市场认同度不足,其中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也有机制方面的问题。
    
工程总承包市场还不够发育,因此人们对工程总承包这种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的优越性还认识不足,只看到工程总承包商赚取利润的一面,没有看到工程总承包商凭借其全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业主创造实实在在效益的一面,甚至还误认为工程总承包会使业主增加开支。
    
    我国目前多数工程项目是政府或国有企业投资,政府或国有企业作为业主,缺乏对项目效益的足够关心,甚至有时还会更注重他们自身的权钱利益问题,这样的体制有时也会影响到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市场认同程度。这一问题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渐得到解决。
    
    3.3 有关工程总承包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
    
    加入WTO以来,我国建设领域与国际接轨步伐逐步加快,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工程总承包项目也会逐渐增多。然而,我国目前与工程总承包模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
    
    就合同示范文本来说,我国曾经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凭借其“合法、规范、可靠、完备、适用”的优点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特别是我们需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今天,以前的示范文本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工程总承包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不遗余力地推行工程总承包的同时在现有示范文本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研究,最终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高校等机构的通力合作,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不断研讨,不断修改,逐步完善。最终的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应同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4 政府政策方面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总承包主要应由市场去选择,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一些规章和方法还仍在发挥作用,或者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方面的扶持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政策方面的扶持主要体现有:促进市场对工程总承包的认同,支持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发育和推动工程总承包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
    
    3.5 相关人才匮乏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工程总承包企业也不例外。相关人才严重匮乏严重影响着我国工程总承包的推广和开展。我们缺乏的不仅是大量高素质的能够组织大型工程项目投标工作、合理确定报价、合理承包并商签合同的商业人才,还缺乏能够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标准进行管理,熟悉各种合同文本和各种项目管理软件,能够进行质量、投资、进度、安全、信息控制的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人才。抓好人才培养成为推行工程总承包工作的关键一环,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高校和实力较强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领导、监督,不断增强工程总承包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4  结语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董事长姜立贵先生曾说过:“加入WTO以后,北京的建筑市场已经逐步全方位开放,不是打开了大门,而是拆掉了围墙”。这句话准确地折射出我国目前建筑市场大环境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深入,我国的承发包模式从形式到内涵都必须符合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因此,工程总承包模式从引入到逐步推行再到形成主流的过程将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EPC/Turnkey/D-B等工程总承包模式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建设部文件: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2003]30号
    
    2、申月红: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副司长王早生访谈录,《建筑经济》,2003.3
    
    3、吕绍庭:我国建筑市场呼唤工程总承包,《建筑经济》,2003.2
    
    4、荀志远:关于发展工程总承包的几点思考及建议,《建筑经济》,2003.6
    
    5、汪文忠:打造工程总承包企业,《建筑》,2003.7
    
    6、胡德银: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工程咨询》,2003.2
    
    7、王宁等:美国、加拿大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考察报告,《建筑经济》,2003.4
    
    8、汪文忠:解读建筑业的利润之谜,《建筑经济》,2003.7
    
    9、陈新华,陈瑾颖:关于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比较研究,《建筑经济》,2003.12
    
    10、胡德银:论设计、施工平行承包与D-B/EPC模式总承包,《建筑经济》,2003.9
    
    11、丁小燕,李里丁:建筑业企业总承包结构调整的市场化取向,《建筑经济》,2003.8
    
    12、李进峰:开拓总承包市场 积极应对WTO挑战,《建筑经济》,2002.12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巍)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