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无极品 管理无止境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5/4/13 阅读:1282
聚划算
    笔者最近在一些地方考察时发现,“创建极品工程”似乎已经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一些工程项目包括个别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现场挂起了“创建极品工程”的横幅。以“极品工程”为目标,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标新立异,不失为有效的宣传手段,但作为质量目标而言,这一提法值得商榷。
    
    “极品工程”是错误的概念
    
    顾名思义,“极品工程”就是质量水平达到极致,不可能被超越的工程。但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都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这个过程没有极限和终点。工程质量作为反映建筑实体满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合同文件的明确规定及社会其它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之总和,同样遵循这一根本规律。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考察,人类社会对工程项目的要求不断丰富、提高;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工程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也不断被超越。“极品工程”却否定了质量的发展,反映了对质量的僵化认识。
    
    另一方面,现代质量管理强调的是,持续的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永恒目标,质量改进贯穿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一个企业的微观管理,要实现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则要实现全行业质量水平的提高。如果质量水平达到极致,就没有了质量改进的余地,也丧失了质量管理的意义。所以,“极品工程”有悖于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工程质量具有影响因素多、易波动、变异大、隐蔽性和终检局限性的特点。对于工程质量,既不可能对组成工程的所有“点”进行检验,也不可能在建成后进行拆卸或解体检验,而是在对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判断。而样本数据所具有的波动性和统计规律性,也决定了工程质量不能够用“极品”之类的词汇作为评价。
    
    “极品工程”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要求。但一些建筑企业强调工程质量,却没有在认识工程质量的内在规律、研究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上下真功夫。正是管理者对工程质量的一知半解制造了“极品工程”这样一个“夹生”的概念。“极品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知识匮乏的现状与全社会提高工程质量的要求的矛盾。
    
    “极品工程”的现象也是一些建筑企业质量管理游离于经营管理之外,项目质量目标与合同要求脱节的结果。在很多建筑企业,质量停留在口号里,并没有真正贯彻到决策者的头脑里,融入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中。经常是搞经营的人,质量意识淡漠;另一方面,质量管理人员又没有资格参与经营决策。长此以往,质量管理文件变成表面文章,质量策划只是走过场,项目质量目标流于形式。
    
    “极品工程”的危害
    
    首先,“极品工程”盲目追求单一的质量目标,将严重冲击和干扰其它项目目标的实现。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是项目目标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工程质量受到进度、投资等条件的制约。“极品工程”片面地、无限地提高质量要求,势必带来投资浪费和工期延误。
    
    其次,“极品工程”不利于实现质量控制。目标规划是目标控制的前提,“极品工程”作为极端的质量目标,给项目质量控制打下了错误的基础。同时,“极品工程”极大地增加了质量控制的工作量,而且事倍功半,很容易挫伤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致使效率下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于为了完成质量指标、实现领导意志,“极品工程”还有可能产生伪造质量记录、隐瞒质量事故等现象。果真如此的话,“极品工程”就不仅是不利于实现质量控制,而是站到了质量控制的对立面。
    
 
    

    
    (刘 柱)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