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思维六大误区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0/6/23 阅读:1942
聚划算
来源:施工企业管理 时间:2010-06-23 点击:

 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目标很重要,否则随波逐流,什么赚钱做什么,反复折腾却长期难以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迟早会碰到“天花板”。

  误区之一:没搞清楚什么是战略,导致战略同质化

  当前各大建企公布的战略十分相似,同质化严重:一般都是强调要维持与稳定主业,同时搞多元化,搞房地产。战略同质化实际效果是这些企业的所谓“战略”就是没有战略。

  企业战略最重要的作用是建立差异化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与众不同。企业战略要很容易说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什么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让客户找到选择你的理由。

  企业想做什么往往不是战略,不做什么很可能就是好的战略,从这个意义讲,战略就是放弃。战略思维要从客户和市场出发而不是从企业自身出发。你能做什么不重要,客户将如何选择很重要。中国大型建企战略趋同导致市场无法选择,从而将陷入更严重的恶性竞争。一个行业所有的企业战略都差不多,则意味这个行业所有企业都没有什么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行业的恶性竞争与我国建企战略能力较低是有很大关系的,每家企业因缺乏独特合适的战略,难以建立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陷入苦战。

  战略的目的第一是要成为客户的首选,成为领域的第一,而不是赚钱。成为客户的首选,甚至你价钱高还选你,自然就能赚钱,赚钱一定是战略正确的结果,直奔赚钱的目标往往欲速不达。当前中国建筑业要成为客户首选一般要成本领先,具有价格竞争力,因目前中国建筑业的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还未能打响,其他竞争壁垒也不多,而价格战确是如火如荼了。

  什么是战略还可解读为:当行业有很大的苦难时候,你还在认真做,在改善管理等待产业整合机会,这就是有战略。满天下找暴利机会,想轻松赚钱,不需要什么战略,也不会有好的未来。很多温洲煤矿老板的下场就是案例,炒楼赚的钱会在山西煤矿和迪拜消耗掉。

  实业企业为赚钱而到处投资,既难实现初衷,对社会价值也不大,除非你是纯粹的投资公司,承担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中国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产业精神的企业家,愿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做成全国最强,全球最强,这才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误区之二:对行业基本面的评估错误

  没有意识到中国建筑业还有很长时期是高速增长的朝阳行业,端着金饭碗,到处找饭吃。中国建筑业20余年复合增长率远超GDP增长速度,这是中国依靠投资推动的发展模式决定的。即便本轮全球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建筑业反而逆势加快增长,2009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产值同比增加21.3 %,远超GDP8%的增长速度。且大家一致认可中国后面还有二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显然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是毋庸置疑的,很难再找出一个行业的基本面比建筑业还好的,而大家却想逃离放弃,不愿加大投入,不愿专注做好它,的确是奇怪的现象。

  行业集中度低确实是我国建筑业众多问题根源所在,同时也一定是我们的机会所在。当行业集中度高时,市场就已定型,到时行业利润大幅提升,这时你想进去,也应该没有你的机会了。机会给领先的企业,提前运作的企业。高速增长且行业集中度低是建筑业投资价值所在,而不是保守运营的理由。

  当前建筑业经营环境的确相当差,却是有作为的建企扩张和大发展的重要机会,行业好时每家企业都容易赚钱,夺取别人的份额是很难的。整个行业情况很困难时,你比人家强一点,就可能脱颖而出,“危机”总是以“危”和“机”二种状态同时存在,随着一批有进取精神的建企能力与同行拉开差距,行业集中度将迅速提高,产业环境将会有大的改善。

  大家一定记得建筑业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80、90年代业主反过来求施工企业,工程预付款可高达30%,取费不但不下浮反而要业主加人工、模板、机械补贴,这样的好日子当然一去不复返了。但当前恶性环境的形成很大一块责任是大型建企没有及时提升管理,没有建立起规模经济优势,造成建筑业是一个没有规模壁垒的产业。当一个大型建企的成本比小企业个人包工头成本还高时,恶性竞争不可能避免。从理论和实证上讲,大型建企都应能建立起成本优势,规模不经济问题在于大型建企内部管理上的不求上进。

  当前我国项目管理十分粗放,无论开源还是节流,管理水平都还很差。现在建筑业最需要的是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的攻坚战,从这点上讲当前建企的多元化战略并不是为了规避经营风险,而是一种畏难情绪在起作用,惮于内部变革与自我改良,是在逃避困难,当然打破现有的企业内部利益平衡确实是有巨大压力的。


关于易利-项目管理-产品中心-联系我们-帮助中心-申请链接